高考首日,记者兵分多路直击考场内外
2023年浙江高考于昨天上午开考,我市6.5万名考生在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中走进考场,书写青春答卷。今年浙江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本报还特地约请资深教师、文学大咖等解读作文题。
(资料图片)
昨天上午8时整,本报记者分多路前往温州中学、瓯海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等考点,通过“温度新闻APP”现场直播考生进场、家长送考的画面。在温州中学考点门口,红色是主色调。家长或身着红色旗袍,或红色文化衫,手举向日葵,目送孩子步入考点。家长默默蹲守在考点门口,用无声的陪伴,给考场中的孩子加油鼓劲。现场,一位考生妈妈不远万里从意大利飞回国陪孩子参加高考,昨天早晨她5点多就起床准备早餐。身着红色旗袍的她说,“寓意旗开得胜,祝所有考生考出好成绩!”由于今年高考首次全面实施“二次安检”,同时启用金属探测仪安检等,考点外的领队老师也因此变得更加忙碌,忙着收集考生的钥匙、硬币、小风扇等带有金属的物品。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总是备受关注。上午11时30分,随着语文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也随之出炉。记者从考生口中得知,今年的高考作文聚焦“好的故事”,给出“好的故事,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展现形象”等材料,请考生结合“故事是有力量的”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题比较接地气,让我有话可写”“跟平时写作难度差不多,但要写出有思辨性的文章会比较难”“我觉得故事体现文化内涵,要讲好故事就要体现文化价值和人文底蕴”……记者随机采访几位考生,他们如是说。温州中学一位高三老师欣喜地告诉记者,学生们在此前一次模拟考中写过类似主题的作文。“有几分相似,心里有底,心态肯定会放松些。
浙江省特级教师郑可菜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审题上可谓非常“友好”,对考生来说几乎不存在审题不准的问题。她认为,“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如何就“故事是有力量的”做深入的思考,比如,我们是如何践行“有力量故事”?如何让故事的力量激发个体潜能营造群体氛围,乃至影响社会、国家、民族?而这也是高考写作如何通过自我独有的思考来深刻立意的精髓所在。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崔勇从操作层面对作文题进行点评。他说,“好的故事”可以是主旋律的故事,这就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时事方面的阅读积累。考生可以写疫情中白衣执甲为苍生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精神、民族形象,最后要点到“触动心灵”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文章的落点在“好的故事”的力量,而不是“讲一个好的故事”。
温州市文联秘书长曹凌云认为,要写好这篇文章,强调的是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时候,原创的、独特的、动人的、有趣的、有深度的故事就更为宝贵,也更能让人耳目一新、乃至于打动人心。”
今天,考生还要进行技术和外语科目的较量,外语科目考试14:45后禁止进入考场。
原标题:
高考首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直击考场内外
少年执笔而战书写“好的故事”
记者潘舒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