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要闻 > 正文

聚焦 | 碳达峰重在“电”达峰

据媒体报道,日前,山西、山东、上海等多个省(市)发布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的实施方案中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提出了“十四五”和“十五五”的发展目标。


(资料图片)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管永生)

尽管措施各异、文字各表,但是,都有一个共同愿景:确保2030年前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

客观地看,各地文本相当冷静克制。遥想当年,“30·60双碳”目标甫一提出,各地方、各领域一呼百应,群情鼎沸,纷纷放出大话、夸下海口,比学赶超,扬言要提前多少年实现碳达峰。

原本一场科学严谨的严肃话题讨论会,其时已经异化成逞口舌之快的舆论场,活脱脱一幅浮躁浮夸的“浮世绘”。偏颇的思想导致跑偏的行动,于是,“运动式减碳”上演,“一刀切”去煤铺开,为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埋下重大隐患。

好在顶层设计及时出台,纠正了这些错误的行为,将“双碳”行动扶上正轨,避免“减碳”工作误入歧途。

实际上,在当前“双碳”的语境中,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舍弃一方单独表达几无意义。

套用一行诗句:你“达”与“不达”,峰就在那里,不舍不弃。也就是说,2030年是达峰年,至于峰值是多少并无确切规定,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峰值越高,碳中和难度越大。反之,峰值越低,碳中和相对容易达成。

去年上半年,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认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虽然只是一个预估数值,但也是极具挑战性的数字。尤其是对电力行业而言,这个数字力重千钧。

近年来,能源电力领域“两个替代”深入人心,有序推进。如果站在行业角度观察,能源清洁替代刀刃向内,消费电能替代刀刃向外,一正一反,双向夹攻,共同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升级。然而,由此带来的“双碳”压力,也成了能源电力转型升级中成长的烦恼。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煤电的去留问题曾令我们纠结万分,举棋不定,直到其“兜底保障”的作用和地位再次确立,才为电力“双碳”之路正本清源,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回正轨。

当然,必须认识到,煤电的确是“排放大户”,“兜底保障”并不是其“排放”的通行证,持续改进、绿色低碳,仍是煤电发展不变的主旋律。所以,煤电与新型电力系统之间高适配度耦合,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容不得掉以轻心,否则,可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就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随着“电能替代”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来自其他工业领域的“减排”压力也传递到电力行业。相比于其他工业领域的“一代了之”,电力行业并无退路可言,只能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也就是说,在向“双碳”目标进军的道路上,电力行业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从此种意义上说,碳达峰,重点在于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关键在于电力行业碳中和。

日前,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新型电力系统是通往碳中和的“跨海大桥”,建设难度大,影响因素多。但是,一旦建成,则会天堑变通途。于电力而言,虽任重道远,但行则必达。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